要用一个标签来形容苏轼,其实是件很难的事。毕竟这是一个书、画、诗、词、散文都精通的集大成者,再加上美食家、造酒师、发明家等多重身份的加入,让苏轼成为了在朝堂民间都风靡的文人。这种风靡的集中体现就是每次东坡有所作,一不小心就会传遍全城,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少苦恼。
当年41岁的苏轼任徐州知州,夜宿于燕子楼,半夜梦到曾居于此楼的佳人关盼盼,于是专门为她写了首《永遇乐》。或许是因为这一首夜梦佳人之作,所以他本并没想将此词公之于世,可是没几日全城就传遍了,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当夜他吟词时被路人听了去,就这样这首词就走红了。这按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被追星族困扰的大伽。那么人气这么旺的苏轼,有没有被忽略的经典呢?有的!比如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浣溪沙·》。
《浣溪沙》北宋.苏轼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这是苏轼初出茅庐之作,当时他才22岁,正由老家眉山乘船返回京城,此时的他虽已中进士,但名气与后来的他相比确实还是相去甚远,这也是这首词会被严重忽视的原因之一。名气不大,但全词短短几句却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特别最后“月明千里照平沙”一句更是够惊艳,令人眼前一亮。
词的上片写景,此时立于舟上的词人眼前是一幅深秋之景。首句写的是傍晚的霞光被青青的山色浸染着,秋花怒放于平静的湘江两岸。词人用“侵”和“吐”两个极张扬的动词,再加上“晕”和“寒”两个凄美的形容词,将这幅秋景写得苍凉而又刺骨。最后词人还嫌不够,再加上小村人家和嘀鸦两个愁景,令全词的凄凉再次升华。在这上片中,我们见识到了初出茅庐的苏轼对景物渲染的把控力,以及其对遣词用字的讲究。
词的下片是写景后的抒情。酒后词人梦回故乡,走遍故园的条条小路;但酒醒后却是离家乡越来越远的现实。在梦中和梦醒后的不同情形对比中,词人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抓住“路”这个意象来抒写,“多少路”和“隔天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富表现力。
最后一句承接上一句的“隔天涯”,酒醒后的词人极目远眺,眼前是明月照着绵延千里的平沙。这样的落笔,将上片中的苍凉之景再次放大,与首句山色晕霞遥相呼应。时间上由傍晚变成了皓月当空,空间上由群山横亘变成了千里平沙,思乡之情也因时间和空间之景的变化由浓烈变得绵长,这7个字的落笔算得上是言简义丰的典范。
对于这首词,两宋名家几乎没什么点评,但它却照样流传至今,可见其不凡的艺术魅力。全词最大的亮点就在寄情于景时,词人仍能让全词不生硬,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虽与苏轼后期的大手笔之作确实还有差距,但却不失为一首思乡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