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的京东的“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仓库内,地狼机器人正在忙着“拣货”。曾经,10个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能搬10000-15000件整箱商品。现在,无人仓的机器人,2个小时就可完成普通员工一天的工作量。这是物流机器人诠释的科技效率。以京东的“亚洲一号”为例,“亚洲一号”通过在商品的立体化存储、拣选、包装、输送、分拣等环节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智能管理系统,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
近期,快仓宣布位于迪拜的中东地区首个智能机器人物流中心项目正式上线运营,主要业务是通过智能机器人和软件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高效创新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以及基于智能机器人的供应链产品及服务。
菜鸟网络,早在去年9月公布了其研发的首款配送机器人小g。小g每次配送大概能装10-20个包裹。用户只要通使用手机向小g发出服务需求,小g就会与tms(运输管理系统)对接,规划出最优配送路径,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后,用户可通过电子扫描进行签收。
物流业 “机器换人”的趋势正越演越烈:物流人员劳动力成本上升、竞争激烈加速摊薄了行业的利润。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流程、技术升级,物流仓储和转运已经成功实现了部分机器替代人工,比如运用视觉识别实现货架找人的订单拣选或者进行自动分拣抓取,在物流仓库内移动并自动装卸和搬运货物,或者是像fetch and freight这样拣货和仓储运输深度结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展开剩余86%
物流机器人可以解决企业面临的高度依赖人工、业务高峰期仓储作业能力有限等瓶颈问题,是近几年中国市场上增长最快、使用量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也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密集分布的工厂和仓库无疑为物流机器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的场景。
风景这边独好
在即时配送环节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一直是业界难题,据了解,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是之前1000公里的5倍,用人力来作为配送的末端,是非常不经济的。面对这一问题,众多电商和快递公司纷纷投身于无人配送的研究中。
物流机器人是指应用于仓库、分拣中心、以及运输途中等场景,进行货物转移、搬运等操作的机器人。随着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物流机器人的应用加速普及。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物流机器人可以分为agv机器人、分拣机器人、码垛机器人以及配送过程的无人车和无人机。其中avg是一种移动运输设备,主要用于货物的搬运和移动,目前广泛应用在工厂内部工序间的搬运环节以及港口的集装箱自动搬运;分拣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图像识别等系统和多功能机械手等设备实现货物的快速分拣;码垛机器人用于纸箱、袋装、罐装、箱体等各种形状的包装物品码垛,包括直角坐标机器人、关节式机器人等。
市场研究公司tractica预测,到2021年全球仓储和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到224亿美元。其实,物流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好,早就有迹可循。在服务机器人领域,2018年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额增长了32%,达到92亿美元,其中,自动引导车辆(agv)等物流系统占总销量的41%,占比最大,全球销售物流系统近11.1万台,比2017年(6.9万台)增长60%。细分到物流机器人市场,2018年物流系统的专业服务机器人总销售额约为37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53%。
对于物流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前景,无论从行业自身还是资本角度,都齐齐表示看好。势能资本创始合伙人黄俊表示,除了前面提到的电商、新能源等新兴行业,未来还将在工业场景中迎来广阔的市场,如汽车、3c等传统高自动化程度制造行业,以及一些正在向自动化升级的半导体、纺织、光伏等行业,在过去20年中已完成了大部分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未来10年将迎来物流自动化的高速发展,因此对物流机器人的需求也不容小觑。
“国内物流机器人市场已经体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并且这个趋势还在保持,客户的认知与购买意愿也已成熟,未来5年有望继续实现3倍增长。
清科资本副总裁李梅认为,“对物流机器人发展看好,一方面是因为需求拉动: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新兴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加上传统的物流行业整体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自动化水平较低。
另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基本齐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高端制造等基础条件日趋成熟。
双方合力,使得物流机器人能够快速落地应用,实现生产物流以及终端配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有业内人士认为,物流机器人在2019年会进行多场景的小规模爆发,而真正的大爆发时间点就是2020年。
资本市场青睐有加
近日,视比特机器人宣布完成新一轮千万级战略融资,同威资本领投,老股东道生资本跟投;此前,视比特曾于7月获得图灵创投、道生资本和小智创投投资的天使轮融资。作为物流综合解决方案商,geek+(极智嘉)也在7月获得ggv纪源资本、华平资本c1轮融资。
“物流行业是整单就物流机器人领域而言,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就有三十几起的大额融资事件。
资本为何连连加持物流机器人项目?
“物流行业是整个经济体的赋能者,比其他行业有更多的机会……物流总费用占gdp很高,达到15%,每一个点的节省创造大概九千亿价值。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参与到每年的九千亿增值的过程,这也是我们不断为这个行业持续投入的原因。” 红杉资本副总裁于瀚清在2019年9月召开的“快运物流与供应链”主题论坛中如是说道。
物流机器人服务商的市场格局在资本的搅动下正暗潮涌动。
2019年1月,仓库集成服务商鲸仓获得旷视和百度7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在agv机器人方向上,2019年4月,syrius炬星获得了明势资本、真格基金、一苇资本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2019年5月,科钛机器人获得珪璋创投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2019年6月,柯金股份获得兴富资本2000万元的战略投资。
在分拣机器人领域,2019年2月,三维通获得中集睿德信和力合创投2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2019年8月,国自机器人获得美的集团2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
近期,极智嘉(geek )宣布已经成功完成c1轮主力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ggv纪源资本和d1领投,华平投资等现有股东投资人继续跟投。此外,极智嘉已收到多家战投的明确投资意向,预计全部项目完成后,c1轮总融资额将超过2018年11月b轮的1.5亿美元,再创该行业单笔融资及累计融资额纪录。8月,国自机器人也宣布完成由知名投资机构美的资本领投的新一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资本对于物流机器人的青睐有加并非偶然。在众多智能化物流设备及系统中,物流机器人系统最具柔性化优势,如行驶路径可以根据仓储货位要求、生产工艺流程等需要而灵活变化;活动区域无需铺设轨道、支座架等固定装置,不受场地、道路和空间的限制等等,最终实现高效、经济、灵活的无人化物流作业。
随着物流机器人的功能和优势逐渐被市场所认可,进军这一领域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在众多物流机器人企业中,资本又是如何进行选择?对此,黄俊表示,资本在对物流机器人公司进行考察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物流机器人公司的市场定位,即公司提供的是标准产品,还是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是否有类似的海外对标公司。
第二,技术壁垒,物流机器人公司是否拥有可持续的技术开发能力及技术优势,落地到应用场景给客户能否带来更多价值。
第三,客户情况,物流机器人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客户端是否受到认可,是否能获得一线标杆用户的认可,是否可以批量化复制需求。
“市场定位准确、高技术壁垒和客户的高度认可,势必能让企业获得不凡的业务表现,也更能增加投资人的信心。”黄俊总结称。
业界人士分析,物流机器人公司要获得资本的关注,无疑首先需要拥有核心技术,特别是具有软件开发、ai算法能力;同时,有独具优势的行业应用。此外,如果能在全球化布局中走在前列,显然也会成为加分项。
市场需求激涨有因
快递物流正成为拉动物流机器人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19年上半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仍高达21.6%,电子商务继续承担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原动力。
在10月9日第50届世界邮政日上,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报告称,“我国包裹快递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对全球增长贡献率超过50%”。2018年我国邮政业业务总量完成12345.2亿元,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7904.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6.4%和19.4%。其中,快递业务量达到507亿件,同比增长26.6%,已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
除此之外,电子商务订单处理也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高时效”的特点。特别是“新零售”概念的推出,对仓储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要想高效率、低成本地履行订单,一套自动化、智能化的仓储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物流机器人的应用提出强烈需求。基于机器人的“货到人”方案可以完成补货、整箱拣货、拆零拣选、退货等物流作业,近年来需求巨大。
“物流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如何通过物流自动化降低人力成本,是大部分企业的迫切需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物流机器人快速发展的本质。
当前,中国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用工成本不断增加,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物流业面临人工成本和人员缺口的巨大压力,提高物流自动化水平无疑成为选择物流赛道的企业的唯一生存发展路径。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我国在“十三五”对智能制造高度重视,2017年6月工信部主导“仓储机器人及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此后一系列物流领域的相关政策频繁落地。
2018年以来,国务院《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财政部《关于开展2018年流通领域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通知》等政策文件都表明国家鼓励物流企业积极采用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快件自动分拨和快速转运,全面提升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作业效率。
在这几大因素的推动下,智能物流逐渐被市场认可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其中,试图在这千亿市场中分一杯羹,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原因。
不过,“长远来看,当前智慧+物流现在依然处于早期阶段。”李梅称,“各大物流公司,首先研发、配备的是智能分拣机器人,然后是仓储以及无人机,应用场景看,末端无人配送技术将成今后几年大家关注的焦点。
比如,顺丰日常已采用工业机器人分拣方式,在2018年3月就获得了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近日还推出自研的楼宇配送机器人,可以自动进电梯,配送到家;德邦针对大件快递搬运研发出外骨骼机器人,用机械臂和爬楼机等来代替人工搬运,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无人机已经试飞,“德邦小d”快递无人车也已在部分城市推出;申通从2009年就开始启用agv小黄人技术,第一年整体降低成本达到300万,目前在上海青浦建立了10万平方米的智能分拣中心,集成各种iot和5g技术以提升分拣效率。
不过,虽然受资本热棒,然而我国物流机器人目前发展尚且还在学步的娃娃阶段,但是,由于供应商越来越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相应的行业规范标准缺失等因素,国内物流机器人企业的市场竞争仍以价格战为主,而无论技术的发展成熟与企业的品牌树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与此同时,物流机器人单纯卖机器卖仓的模式不太适用,商业模式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据了解,物流机器人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提供产品解决方案、提供租赁服务以及中介合作等,当前下游应用需求并未完全打开,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还未成熟。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提高出货量,抢占市场份额,物流机器人生产企业还要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找寻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