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引领全球医疗行业变革。继今年2月强生以34亿美元现金收购了尖端手术机器人设备公司aurishealth后,8月西门子医疗收购了医疗机器人开发公司corindusvascular。
在15日举行的“大湾区前沿医疗科技高峰论坛”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原国家卫生部计财司司长赵自林表示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医学装备是保障临床诊疗、教学科研开展的必要条件。作为卫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受政策与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
我国正在赶超
近几年,全球范围内医学装备行业发展迅猛,行业增速每年约为3.4%。而在我国,自2010年以来,结合了新兴技术的高端医疗装备行业以每年10%~15%的增速递增,甚至达到了17%。
2000年便获得fda批准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至今保持着高达30%的净利率,总市值接近600亿元。作为第一批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医生,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贝勒医学院附克教授robertzurawin认为,为了使这样的手术机器人发挥最大价值,最重要的还是去培训国内医生,去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新技术。
“医生经验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robertzurawin说,“在我看来,导致手术不成功的最终问题,往往是医生技能娴熟程度的问题。”
“技术与设备在医院的应用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未来10年应该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廖洪恩认为,在如今的微创诊断治疗系统下,医生的“眼”可以由医学图像来辅助,医生的“手”可以由医疗机器人来辅助,而医生的“脑”则可以由智能化的医疗设备来辅助。
比如,通常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是从二维的屏幕里获取信息、再到三维空间里进行操作;如今,通过商用影像引导手术系统使手术中的成像更立体、精准。
“再比如,通常医生通过手部操作钢丝进行拉伸会造成一些力度方面的误差,而多关节连杆华东机构的微创诊疗机器人的蛇形操作,比手部动作更灵活,运用在胎儿医学手术很有效。”廖洪恩说。
“医学装备与医生的关系,就是枪和子弹的关系。”赵自林说,目前国产器械与设备的占有率正在逐年提升。“以往,国产设备的应用都在县一级医院,如今扩大到了地级市甚至是三甲医院,比如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都有一些国产化的影像设备正在使用。”
困境与挑战
bcg波士顿咨询测算,到2020年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估值将达141亿美元,美敦力、强生、西门子、史赛克是四大重要设备方。心血管、神经血管、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将给手术机器人带来更大市场。
仅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为例,2016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98%的高难度手术都有机器人参与,浙江省创造了单台设备888台手术的纪录,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每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手术约为3台。
尽管如此,手术机器人市场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包括医生对其体验感的习惯程度,以及高昂价格是否为医院接受等。
手术机器人首先要符合我国对于临床设备的标准。“专业化、小型化、智能化、精准化是四个主要方向。”赵自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将来可能随着价格逐步降低,特别是耗材价格的降低,手术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会更大。”
目前单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国内的价格约为1800万元,每年维护费用约200万元,已有约400家医疗机构拥有该设备的配置证。
医生对其接受程度也很重要。“第一次使用感觉像做游戏一样。”解放军301总医院第四临床医学中心普外科主任王世斌说,“我们最早做手术包括在使用腹腔镜之前都是用手,要感知脏器、病变范围、柔韧性等,突然改到机器上后,一下子会感到有些迷茫。”
robertzurawin认为对于医生的培训是一件需要长期投入的事。“主要是把一些人体的生理解剖机构和传统的手术技术,移植到机器人上面去。这不像自动驾驶,不是说你原来不会开车,有了特斯拉你就成为一个好司机。”
韩国高丽大学的教授兼主治医师宋泰镇则担忧其安全性。“关于手术机器人,其实对于安全性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所以还需要医院的董事会或者决策机构对安全性进行逐一审查。”
作者最新文章
11-1521:58
11-1521:35
11-1521:31